装配线指的是由一些物料搬运设备连接起来的连续生产线。主要精神在于“让某一个生产单位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而非传统的让一个生产单位从上游到下游完整完成一个产品。
装配线是人和机器的有效组合,充分体现设备的灵活性,它将输送系统、随行夹具和在线专机、检测设备有机的组合,以满足多品种产品的装配要求。装配流水线的传输方式有同步传输的/(强制式)也可以是非同步传输/(柔性式),根据配置的选择,实现手工装配或半自动装配。装配线在企业的批量生产中不可或装配线平衡
装配线的平衡是使人员之间或机器之间尽量平衡,这样装配线的产出才能达到要求的水平。装配线平衡问题与设施规划相牵连。装配线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制造系统的生产率。
装配线布置的设计原则
1. 简单化原则
装配线布置要力求简洁,一目了然,使管理简便,避免复杂化。
2. 流向合理,移动短原则
装配线布置设计要按照装配工艺流程统一协调,保证物流设计的合理性,即整个产品装配过程是连续的,中间没有停顿、倒流和长距离运输。合理的物流虽不产生任何附加价值,但可以减少在物流上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达到降低成本和改善质量的效果。在物流上,要求物的移动距离和运输量尽量短、少,避免停滞、超越和堆积。
3. 有效利用面积原则
在装配线布置中,要充分有效地利用面积,设备间隔在保证一定维修空间下尽量减小。这不仅使面积利用率提高,也减少了工人所走的路程。选择通道宽度时,需根据人的流量、物流量(运输手段)来考虑。
4. 便于工作原则
生产是一件大事,它是装配线布置的基本目标之一。保证工人工作满意,不仅能使生产管理费用降低,也能改变工人的精神面貌,操作者提心吊胆的工作是无法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的。同时,在工作中,一定要强调6S活动,即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和。
5. 弹性原则
装配线的布置设计一定要有灵活性,具备一定扩建和改动的适应性,即在花费少费用的条件下,能方便地对装配线布置进行调整。在装配线设计阶段,必须对变化因素加以分析,留有余地,以适应各种变化。
影响装配线平衡的因素
影响装配线平衡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
(1) 各工位的作业内容
作业内容是根据产品的工艺要求、装配路线以及装配特点决定的,通过按顺序完成一条生产线上的所有作业内容可以把产品完美地生产出来,各工位的作业内容是在该工位上需要完成的所有作业要素的集合。 其中,作业要素的任务量和操作时所需技能的复杂程度对作业时间及作业负荷均有影响。
(2)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受工作年限、生活背景、个人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技术水平高、岗位操作的熟练程度高的操作者在同工位的操作时间一般小于其他操作者。在企业中一般采用人员素质矩阵的工具来评定操作者在各工位的技术水平。
(3) 设备能力
不同的设备应用于相同的工作内容,消耗的时间以及加工出的产品质量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以车载音响生产线为例,改善前使用一般的螺钉拧紧机,拧紧螺钉后还需要操作者用力矩扳手校核力矩;而在此工位更换了比较先进的螺钉拧紧机之后,在拧紧过程中即可对螺钉的力矩,及达到该力矩时螺钉转过的圈数做出测算,这样不仅减少了操作者用力矩扳手校核力矩的作业内容,同时也时产品的质量得到提升。
除了以上几点, 其它因素,如物流的安排, 原料的品质, 设计的因素等也会影响线平衡。
大批量生产方式下,产品被批量的在一个工位加工,然后再批量的搬运至下一工位, 这种生产方式目前已经不适合企业的发展,为了在企业中形成一个流的布局,技术人员将产品加工所必须经过的一系列工位按照工艺的先后顺序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装配线的雏形。装配线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产品实现了单件流动,较好地控制了加工过程中的在制品数量。经过多年的发展,装配线已经在制造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
装配线发展至今,业内对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类:其从自动化程度可分为全自动线、半自动线和手工线三类;根据装配产品的数目也可以分为三类:如图 2.1,2.2,2.3 所示。(1)单产品装配线,即装配单项产品与零件;(2)多产品批次装配线,即多项产品分别以批次装配完成,批量很大时,与单产品装配线无异;批量小时,则与后述多产品装配线相似;(3)多产品装配线,即为多项产品同时在装配线完成。